(一)统筹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管理。积极探索中医支付方式改革。在遵义市、黔南州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改革试点。将康复医疗服务价格纳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统筹考虑,做好康复医疗相关项目价格的调整和优化工作。指导各地落实康复综合评定等29项医疗康复项目,加强医疗康复项目支付管理。
(二)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保障工作。完善复查评估机制,加大残疾儿童筛查力度,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进行实名制管理,并转介到相应定点康复医疗机构接受康复救助。更好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不断扩大康复服务供给,提高康复服务质量。加大康复机构监管力度,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救助机构实施评估,规范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流程。到2025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
(三)调动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积极性。加强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等康复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以岗位职责履行、临床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绩效分配、奖励评优等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其积极性。
(四)加强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医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大力推进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发展康复医疗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积极开展康复医疗领域远程医疗、会诊、培训、技术指导等,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五)推动康复医疗相关产业发展。鼓励各地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成果转化等方式,结合实际和特色优势,培育康复医疗相关产业。优先在老年人、残疾人、伤病患者及儿童等人群的康复医疗方面,推动医工结合。积极支持研发和创新一批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质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康复治疗设备等,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