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淳铿坚持以“最少的钱换最好的效果”,真情服务乡邻38载。2021年,她病倒送医被确诊患有结肠癌,在经历两次手术、13次化疗后毅然回到卫生站坐诊,拳拳医者心感动了无数村夫。(详见《南边村庄报》2022年3月17日健康版《南粤好村医》专栏。)
“只要身体允许,想持续看诊” 5月10日晚,南边村庄报记者致电蔡淳铿医师。今年2月份以来,因肿瘤复发,她数次来到广州医治,于3月17日再次接受手术,5月5日刚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化疗,回到潮州疗养。
“我觉得这没什么……多谢我们关爱,这都是我分内的工作……”关于荣誉的到来,蔡淳铿屡次表明,自己做的工作很普通,近日得到了各方的关心和问好,很感谢我们。
现在蔡淳铿的身体还比较虚弱,但她自认为“闲不下来”,5月9日就回到了卫生站。当天上午,潮安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潘炜玲代表区卫健局、区红十字会慰劳了蔡淳铿医师。许多患者听说蔡医师回来了,也纷纷来到村站看望她,趁便开点药。卫生站又康复了往日的气愤。
蔡淳铿在医治期间,只要自己尚有精力,还会远程处理一些患者的问诊,让胞弟帮忙在村站拿药。在胞弟的协助下,当天她帮在场的患者处方开药,一向忙到中午12点,下午4点又回去了一趟,看了几个病号。她说,“现在体力远不如曾经了,昨天忙了一天,今日仍是太累了就没能过去。但只要身体允许,我仍是想回来看诊,有很多患者在等。”
医患相惜,暖意融融
蔡淳铿是潮安统一培养的“赤脚医师”,于1984年和同为村医的丈夫申请设站执医至今。数十年来,她不收诊金,收费低廉,用药效果好,对患者几乎有求必应,得到潮安乡邻和周边县区民众的好评。在她看来,在卫生站干事心清、安闲。患病以来,蔡淳铿依然挂心着患者,身体好转一些就回到卫生站坐诊。她记挂着我们,我们也记挂着她,帮她照看卫生站的日常,在她出诊时自动给她当辅佐,叮嘱她“不能只看顾别人,要多看顾自己”。
南边村庄报采访报道蔡淳铿医师的首稿《“最少的钱换最好的效果”潮安村医蔡淳铿据守卫生站38年》(3月16日刊发于南边+),获得了许多当地民众和村庄医师的重视。其时蔡淳铿正准备接受手术医治,村民在谈论区为她点赞,也为她加油祈祷,医患相交,暖意涌动。有人说,“38年,是一份对父老乡亲的据守,愿安康,希望再在诊桌前看到您亲热的笑脸”;有人说,“您是村庄平凡的天使,在您的精心照料下,一个个被病痛摧残的患者康复了健康,您和蔼可亲的叮嘱在乡里传颂,祝福您颐养天年”;有村医留言,“向村庄医师中的典范学习”……
潮安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潘炜玲在慰劳蔡淳铿医师时肯定了她在村医岗位上据守不怠的工作态度和精力,并表明近几年受疫情影响,村医同时承担着底层医疗和抗疫任务,她的这种精力难能可贵,鼓舞人心,祝愿蔡医师养好身体,早日康复,持续为潮安卫生健康工作添砖加瓦。 |